检测合格的口罩存放了几天,过滤效率变成“不合格”了?
为什么检测合格的口罩存放了几天,过滤效率变成“不合格”了?
许多口罩生产商将刚下线的口罩成品分别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当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合格”时,厂家们纷纷感觉吃上了“定心丸”,等待出货。
然而,有些厂家却收到国内外客户的投诉,均指出过滤效率不合格,客户的频繁退单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不少厂家纷纷纳闷,质疑自己手中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为什么出货前的过滤效率明明是“合格”的,怎么到了客户手里就变成“不合格”了呢?
针对送样口罩的初次检验结果为“合格”,几周之后复检结果“不合格”的现象,让普瑞君来浅谈一下,口罩过滤效率快速衰减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
口罩过滤效率
快速衰减至不达标的原因
要想知道口罩过滤效率快速衰减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口罩的过滤机理:纤维主要通过布朗运动扩散、惯性碰撞、拦截沉积、重力作用、静电吸引沉积这五种作用方式来达到对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的颗粒物的过滤效果。
图1单纤维的过滤机理
熔喷无纺布本身的过滤性能不大于70%,仅依靠前面四种作用方式进行机械阻挡是无法达到过滤要求,一味增加材料的厚度反而会增加口罩的呼/吸气阻力。因此,通过静电驻极的工艺,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来提升熔喷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是行业内最为普通的做法,可使其过滤效率达到99.9%以上。
可见,静电驻极工艺对口罩过滤效率的影响显著。若驻极体的选择、加压大小、充电距离等相关因素调试不到位,在进行静电驻极工艺时,熔喷布表层的载流子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沉积到熔喷布表面,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表层载流子会快速流失,这就会造成口罩的初次检验结果为合格,几周之后复检结果不合格。
同样地,口罩的贮存条件也会对口罩的过滤效率产生影响。当口罩储存在高湿环境里,水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大气中的异性粒子会对纤维上电荷的产生补偿效应,会引起电荷的大量损失。环境湿度越高,口罩纤维上的电荷下降越快。因此,口罩成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的气体环境中,并远离火源及易燃物。
如何才能长期保持
口罩过滤效率的稳定
要实现口罩过滤效率性能的长期稳定,就要提高驻极体材料的电荷储存能力。主要途径有两种:
第一,通过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机械变形,使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细长的孔洞通道,阻止电荷漂移。
第二,通过引入具有电荷存储性能的添加剂来产生电荷陷阱,捕获电荷。相对应的两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调整结晶相关的助剂
图2 不同等级PP无纺布照片
引入电荷存储
如:加入纳米极的电气石母粒
图3 电气石
以上是一些口罩过滤效率快速衰减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的日常检测工作有所帮助。当然,实际情况还需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合理分析。
来源| 中纺联检
电话
14750029676(中国总部)
13761661671(华东)
18819030617(华南)
普瑞君致力于建立全球优质物资平台
和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