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纯证

疫情之下,一个海外华人的上半场下半场

 有句戏言是:新冠疫情,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


本来安排了一个周五的会,结果同事问我周五不是放假吗?查了一下果然是Good Friday假期,在家工作过着过着都已然快要分不清啥时放假啥时上班了,一转眼已经是4月10号了。而从1月11号回美到4月10号这三个月,漫长的像是过了三年。


上半场


2020.1~2020.2


时间还要拨回到去年年底放假的时候,当时有隐隐约约的谣传是非典又出现了,不过都是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还没有定论,出去旅游也是风平浪静的,不过在新加坡当时出租车司机有问我们是不是国内又来了非典,我们都说不清楚。


1月11号回美国之后才过了几天,情况急转直下,1月17号突然新闻说钟南山院士连夜赶去武汉,钟南山这个名字在经历过非典一代的我们听起来都是和神迹联系在一起的名字,许久不闻,但一听之下如雷贯耳。就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被闪电撕开了一般,没过几天就传出武汉封城了。


武汉封城的消息来的很惊悚,毕竟03非典的时候,都没曾有过封城的消息,之前还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状态犹如一锅沸腾的油被封城这个火星点燃了,一下子就炸锅了。当时消息跟着一群逃离武汉的各种段子传来,全民的心态是玩笑大于担忧,我想了想在亚马逊上默默的下了一盒N95的医用口罩,有备无患。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老公问我为啥不多下几盒的时候,我昨天刚下单的商品已经售罄了。于是这下真的有点慌,赶快开了淘宝给国内的家人订口罩,当时其实国内戴口罩的人还挺少,可是淘宝上也没有3M N95的货了,我只能下了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好友跟我说有认识的供应商卖8元一个N95,差不多涨价了一倍,当时觉得好夸张啊,想了想嫌麻烦没有订,事后才知道这才是口罩价格飙升的开始。


然后就进入了人心惶惶的阶段,国内担心确诊人数上涨,国外也担心航班带来病毒。之后的生活就变成了每天固定刷新增确诊,打电话给家里人问平安并且督促戴口罩少出门。当时流行的段子是如何劝长辈戴口罩以及为了口罩我和家人要决裂了等等。


一开始其实每天确诊增长的很少,大家也都是在纷纷猜测例如是不是试剂盒不够,越是未知越是可怕,然后依次地武汉周边城市陆陆续续封城,直到整个湖北封省了。当时大家的话题基本上都是围绕新冠,在国内医护人员上了前线,在国外许多热心人士也是捐款捐物。


我出生在湖北,现在还有一些亲戚还在湖北,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的是捐物资。当时不少人自发的去附近的店里采购口罩,甚至夸张到听说我们周围方圆一百里已经一个口罩都没有了,我们一是觉得跑店里好辛苦,二是觉得店里的货都买完了也不太好,可能会造成周边居民的不便,所以我们就选择直接打电话给厂家订货。刚开始是订到了的,不过之后我们再想续订,已经订不到了,厂家表示剩下的是要留给美国这边的医院必要物资(所以这点我至今不明白,其实不存在买空美国的情况,厂家是留了物资的,为何在美国爆发之时感觉一点库存都没有了)。


随着国内确诊的增多,美国境内的航空公司开始宣布不飞国内航班,然后开始限制入境,一瞬间还有些在国内度假的朋友们也纷纷赶在限制之前回来,有好朋友赶上了封锁前最后一个航班,回来也是自觉隔离14天,每天给CDC汇报两次体温。但是也有个别的回来了就各种吃吃喝喝发朋友圈,所以从二月起我们就不敢在外面吃饭了。那个时候的记忆还有悼念李文亮,云监工火神山等等。


并且随着我们订的口罩到了,接下来的周末就是做苦力,搬箱子拆快递再包装成USPS的箱子分批寄。随着航班的减少,运货时间也是加长,每批到的时间都成了看运气,去寄快递的时候也看到不少人是寄口罩的,当时真是觉得空前团结。我们把口罩寄到上海,由国内的好朋友们在微博上直接联系医院和医生,再寄过去。比较郁闷的一点是,口罩当时国内关税是37%,美国货额外20%,还要加VAT,加起来超过60%税,可以走绿色通道免税,但是那样的话货要给红会或者慈善总会。当时对这些机构的评论都不是很正面,我们基于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口罩交到医护人员手中,所以就交钱清关自己寄。对这点我们还是很自豪的,虽然只是我们自发的,货量什么的不能和大的机构相比,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货是完完全全给到了前线。


后来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国内的情况逐渐好转,最伟大的就是医护人员,希望经此一役,广大医护人员的待遇可以得到提升,这才是最关键的。

配图:我们当时寄的第一批的医用N95


下半场



2020.3~至今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三月,国内疫情慢慢平缓,而日韩相继爆发,之后就是欧洲,然后美国也开始有了案例。纽约却意外的迟迟没有,当时大家还打趣说纽约有结界,现在想想真是讽刺。不过由于我上下班都要坐地铁,于是只能默默地戴上了口罩,当时真的很少有人戴。3月2号纽约出现了第一例,3号出现了第二例,一下子打破了宁静。


当时我刚搬新办公室,独立办公室带飘窗,每天可以看繁华的曼迪逊和五大道,午饭可以自主点餐,每天早起想到这点都很有上班的动力,日子过的可以算是我工作以来最舒适的。可是自从第二例开始,公司取消自主点餐,统一配备沙拉盒。在我们互相吐槽午饭难吃的场合下,有个同事说了一句我觉得下周一我们可能都不会来公司了,当时心里想着不会那么夸张吧,可惜被他言中了。第二例病例一下子把他周围的家人朋友们全感染了,他上班就在中央车站那里,他儿子上学的学校也在城里面,到了5号,事态就有点要控制不住的趋势了。在公司还没正式要求的情况下,我老板率先表示我们组从6号开始在家工作,当时觉得真是好老板,当然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正确无比。


在家工作的日子伴随着这段时间第一次熔断开始了,然后就是暴涨,然后又熔断,来来回回N次,一次一次刷新记录,虽然华尔街总有人看空说要危机什么的,毕竟美股经历了最长的牛市,可是没想到导火索竟然是新冠疫情。股市掉着掉着就彻底到了技术熊期间,熊市算是奠定了,只是现在还不知后世怎么评价这段时间10天4熔断。那几天居家工作的日子就变成了早起先瞄一眼欧洲,白天边工作边看大盘,晚上看亚洲和期指。


纽约的确诊量也开始一骑绝尘,不愧于No.1国际大都市的称号,这还是在确诊率高达40%的情况下,如何自救和抗疫也成了生活的主题。大方面说其实这是个把制造业搬回美国的好机会。二月底老公就提议过要不要进一台口罩机过来,并且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事情可行,我们号召了不少朋友们一起加入,后来还递交了proposal给州政府,他们也是积极回应。不过权衡了一下,我们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最重要。


封城居家的日子,中国人抢口罩,老美抢卫生纸已经成了段子。不过所幸是纽约这边的食品日用类物资储备还算充足,BJ和Costco都还有已经配好的速冻菜例如西兰花炒牛肉,家里也包了许多饺子,算是能够在忙的不行的时候速度做出点东西。网购影响很大,亚马逊每天凌晨据说放出的fresh物品我们一次都没抢到过,号称20秒售罄。还有看到农场现在自己配送物资到家的服务。


根据WSJ的推算,美国PPE都缺的很厉害,光是N95口罩的需求都是2个多亿,本土制造商只能满足8千万,剩下的缺口是个大问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认同美国现在的医疗物资的缺口极大,必须从国内进货。而我们在家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筛选优质的中国货源并帮助其进入美国。


我们这边的和国内的朋友们都行动了起来,找物资的,办证书的,审检测的,看订单的,问物流的还有和各种政府机构的沟通,虽然各方面都有资深N年经验的人员,可是政策每天变化都很快,很多时候大家都要一起解读和适应变化。我自己的生活都变成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白天工作,晚上和国内各种对接,然后看各种新政策紧跟各种新闻刷Twitter等等,作息时间都变成了快要3点睡8点起,真是回想当年哪怕是高三都不曾这么努力过。而老公更尽心尽力,睡的更少做的更多,并且已经开始全职帮助纽约抗疫了。有的时候也会想想好好的日子折腾啥,在家里看看剧的日子不好吗,但是想想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在前线,我们做的真的还应该更多。


写下这篇文的时候,美国已经确诊超过50万了,纽约更是重中之重,我其实不知道下半场何时才能结束,有人说六月有人说八月甚至有人说要明年。之前国内疫情的时候听到的一句话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头上就变成了一座山,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眼泪都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我只能希望,能够用自己微薄的努力,团结大家的努力,让时代的一粒灰,落下之时,如同陨石穿过大气层,最后只化作一颗流星


配图:空无一人的时代广场